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许多人喜欢用浓茶或咖啡来提神醒脑,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。然而,若是在睡前饮用这些刺激性饮品,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失眠的 “推手”,扰乱原本规律的睡眠节奏,给生活带来诸多困扰。

一、失眠背后的 “刺激源”
夜幕降临,本应是放松身心、进入甜美梦乡的时刻,可有些人却辗转反侧,难以入眠。比如,从事文案工作的小李,为了赶一个紧急项目,白天一直在高强度地工作,期间不断地靠喝咖啡来保持清醒。到了晚上,尽管身体已经十分疲惫,但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,脑海里思绪纷飞,身体也感觉格外兴奋。他不知道,正是白天过量饮用的咖啡,在夜晚 “作祟”,让他陷入了失眠的困境。
又如,张大爷习惯在晚饭后泡上一壶浓茶,边喝茶边看电视。可最近他发现,自己晚上入睡越来越困难,即使好不容易睡着了,也容易惊醒,睡眠质量大打折扣。他怎么也想不到,一直钟爱的浓茶竟然是导致失眠的 “罪魁祸首”。
二、刺激性饮品引发失眠的机制
1.咖啡因的兴奋作用
浓茶和咖啡中都含有大量的咖啡因,这是一种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物质。咖啡因进入人体后,会迅速被吸收并进入大脑。在大脑中,咖啡因会与腺苷受体结合,而腺苷是一种能够促进睡眠、使人感到困倦的神经递质。咖啡因占据了腺苷受体,就如同抢占了腺苷的 “座位”,使得腺苷无法正常发挥作用,从而阻断了困倦信号的传递。同时,咖啡因还会促使大脑释放其他兴奋性神经递质,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,进一步提高大脑的兴奋性,让人处于兴奋状态,难以入睡。
2.影响生物钟
人体内部存在着一套自然的生物钟,它控制着我们的睡眠 - 觉醒周期。正常情况下,生物钟会根据白天和黑夜的交替,调节身体的各项机能,让我们在夜晚自然地产生困意。然而,睡前饮用浓茶或咖啡,其中的咖啡因会干扰生物钟的正常节律。咖啡因的刺激作用可能会让身体误以为还处于白天的活跃状态,从而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。褪黑素是一种由人体脑内松果体腺分泌的胺类激素,它的分泌量会随着夜晚的来临而增加,帮助我们放松身心,进入睡眠状态。当褪黑素分泌受到影响时,睡眠 - 觉醒周期就会被打乱,导致失眠。
3.个体差异的影响
不同的人对咖啡因的敏感度存在差异。有些人可能对咖啡因较为敏感,即使少量饮用浓茶或咖啡,也会对睡眠产生明显的影响。比如,小李可能本身对咖啡因的耐受性较低,白天饮用的咖啡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,到了晚上仍在发挥兴奋作用,进而引发失眠。而对于一些对咖啡因不那么敏感的人来说,虽然可能不会像小李那样出现严重的失眠,但长期在睡前饮用刺激性饮品,也可能逐渐影响睡眠质量,导致入睡困难、睡眠浅等问题。
三、告别刺激性饮品,拥抱良好睡眠
1.调整饮品选择
为了保证良好的睡眠,在临近睡前的几个小时内,应避免饮用浓茶和咖啡。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放松身心的饮品,如温牛奶、花草茶等。温牛奶中含有色氨酸,它能够在人体内转化为血清素和褪黑素,帮助放松神经,促进睡眠。而薰衣草茶、洋甘菊茶等花草茶,也具有舒缓情绪、放松身心的功效,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,让人更容易入睡。例如,张大爷可以在晚饭后改喝一杯温牛奶,既能补充营养,又有助于改善睡眠。
2.合理安排饮用时间
如果实在离不开浓茶或咖啡,那么要合理安排饮用时间。尽量在早上或中午饮用,给身体足够的时间代谢咖啡因。一般来说,咖啡因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 3 - 5 小时,这意味着饮用后 3 - 5 小时,体内的咖啡因含量会减少一半。所以,下午 4 点之后,最好不要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品,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。像小李可以将喝咖啡的时间调整到上午,既能达到提神的效果,又能避免对夜间睡眠的干扰。
3.培养良好睡眠习惯
除了调整饮品选择和饮用时间外,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也至关重要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,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,有助于调整生物钟,提高睡眠质量。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,保持卧室安静、黑暗和凉爽,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,也能让身体更容易放松,进入睡眠状态。此外,睡前避免进行刺激性活动,如看恐怖电影、玩激烈的电子游戏等,可以通过阅读轻松的书籍、听轻柔的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,为入睡做好准备。
睡前饮用浓茶和咖啡看似平常,却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失眠的 “推手”。了解刺激性饮品对睡眠的影响机制,并通过调整饮品选择、合理安排饮用时间以及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等方式,我们能够减少其对睡眠的干扰,重新找回香甜的睡眠,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一天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关注睡眠健康,告别失眠困扰。
太原科大专注失眠抑郁 版权所有
联系地址:太原市府西街54号 煤炭大厦西侧 电话:0351-6999992
备案号:晋ICP备16000743号-3
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675号
网站地图